|
 |
五鳳朝陽(yáng)草
|
正常字體
放大字體
|
|
【出處】《貴州民間藥物》
【拼音名】Wǔ Fènɡ Zhāo Yánɡ Cǎo
【別名】羊肝狼頭草、四方盒子草(《貴州民間藥物》),風(fēng)尾參、還陽(yáng)草、蒿枝龍膽草(《云南中草藥》)。
【來(lái)源】為玄參科植物大王馬先蒿的全草。夏、秋采收。
【原形態(tài)】 多年生草本,高10~90厘米。莖有棱角和條紋,有毛或無(wú)毛。葉4片,有時(shí)3片,輪生;較上部的葉柄多膨大而互相結(jié)合成斗狀,葉片羽狀全裂或深裂,長(zhǎng)3.5~12厘米,寬1~4厘米,裂片線狀長(zhǎng)圓形至長(zhǎng)圓形,寬4~8毫米,緣有鋸齒。總狀花序;苞片基部均膨大而結(jié)合成斗狀,前半部羽狀分裂;萼長(zhǎng)10~12毫米,膜質(zhì),無(wú)毛,齒退化成2枚,寬而圓鈍;花冠黃色,長(zhǎng)2~3厘米,盔背部有毛,先端下緣有細(xì)齒1對(duì);雄蕊2對(duì),被毛。蒴果卵圓形,長(zhǎng)10~15毫米,先端有短喙;ㄆ6~8月。果期8~9月。 本植物的根(還陽(yáng)草根)亦供藥用,另詳專條。
【生境分布】生于山坡草地或疏林中。分布云南、貴州、四川等地。
【性味】性平,味苦辛。
【功能主治】清熱解表。
【附方】治麻疹:五鳳朝陽(yáng)草一錢五分,荏子(白蘇)稈五分。煎水服。(性味以下出《貴州民間藥物》)
【摘錄】《*辭典》 |
|
|
|
 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