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 |
王孫
|
正常字體
放大字體
|
|
【出處】《本經(jīng)》
【拼音名】Wánɡ Sūn
【別名】白功草、長孫、黃孫、黃昏、海孫、蔓延(《別錄》),牡蒙(陶弘景),早藕(《本草拾遺,),百節(jié)藕(《植物名實圖考》)。
【來源】為百合科植物四葉王孫的根莖。白露至霜降間挖取,去凈苗葉,洗凈,曬干。
【原形態(tài)】多年生草本。根莖匍匐狀,粗壯而長,有節(jié)。莖單1,直立,高約30厘米,單葉,通常4葉輪生于莖頂;葉片廣橢圓形,先端尖,基部楔形,全緣,無柄;▎紊谌~輪之上,具長柄;外列花被4瓣,淡黃綠色,廣披針形,先端反卷,萼片狀;內(nèi)列花被4瓣,線形;雄蕊8枚,花絲細長,花藥基部著生,長形;子房上位,球形,花柱4枚。肉質(zhì)漿果,紫黑色,室背開裂;ㄆ谙募。
【生境分布】生于山地。分布江蘇、浙江、安徽、江西、四川等地。
【性味】 苦,平。 ①《本經(jīng)》:味苦,平。 ②《吳普本草》:神農(nóng)、雷公:苦,無毒。黃帝:甘,無毒。
【功能主治】 治痹癥四肢酸疼,赤白痢疾。 ①《本經(jīng)》:治五臟邪氣,寒濕痹,四肢疼酸,膝冷痛。 ②《別錄》:益氣。 ③《唐本草》:主金瘡,破血,生肌肉,止痛,赤白痢,補虛益氣,除腳腫,發(fā)陰瘍。 ④《植物名實圖考》:治虛勞。
【摘錄】《*辭典》 |
|
|
|
 |
|
|